現在的教育都希望孩子擁有專注力和自主學習能力。而這兩種能力也是台北數位樂學Kizpad中所強調的兩大理念。這理念包含了每位孩子面臨學習所必備的兩種能力,孩子要會專心,才能夠從中觀察、探索、學習。孩子要會自主學習,才能面對真實世界中所有可能的挑戰,去調整自己去適應社會。
在這,Kizpad為你解開孩子專注力的秘密。到底何謂專注力? 專注力的功能有哪些? 專注力的種類有哪些? 專注力不足的共通特質有哪些? 專注力不足可能的原因有哪些? 以及我們要怎麼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? 我們在這為您再說明之。
何謂專注力? : 認知、聚焦、計劃。
孩子要先認知現在需要學習的內容,將注意力聚焦在內容上,並可以著手計畫如何將其知識應用在生活上。計畫如同舉例、分析、比較、應用。如同皮亞傑的學習論點,學習產生是當孩子可以調節、同化、以及適應的步驟。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的長短不一,一般而言,會隨著年齡,發展情況及個別差異而有所不同,年齡愈長,注意力持續的時間也會相對的增加喔~
培養專注力
- 幫助孩子可以接受到外界刺激
- 對接受的刺激後,能做出分析及認知
- 對同一時間接受的刺激能做出優先順序
- 可以將精神集中在其中一項事物
- 可以對安排順序與做出立即或思考後的反應
專注力的種類有哪些?
- 選擇性專注力:孩子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知道的資訊上。
- 集中性專注力:孩子可以聚焦在一個要面對的問題上。
- 持續性專注力:孩子可以持續維持長時間的專注力。2歲平均約7分鐘、3歲約9分鐘、4歲約12分鐘、5歲約為14分鐘、7歲~10歲約20分鐘、10歲~12歲約25分鐘、12歲以上約30分鐘。
- 轉換性專注力:孩子可以把專注力從一件事物或活動中,轉移到另一件事物或活動。
- 分散性專注力:孩子可以同一時間進行兩種或多種活動。
專注力不足的孩子共通特質有哪些?
- 喜歡打斷別人談話或搶答
這類的孩子思路容易呈跳躍式的,常常話聽到一半;沒有耐性等待老師發問,又無法整理出重點,常常打斷別人或搶話或答非所問。
- 無法記住所有指示
同時給孩子數個命令時,因為注意力不集中,所以無法記住所有指示,常發生做錯、漏掉不完整的情形。
- 語言表達或文字能力較不完整
孩子容易想到哪說到哪,影響語言及文字組織的能力,常常不知所云或描述一整件事情時候,前後不連貫或虎頭蛇尾,草草結束。
專注力不足可能的原因有哪些?
- 睡眠不足
- 家庭作息不正常
- 過度學習
- 內容太枯燥
- 學習內容太難
- 一心多用
- 媒體聲光刺激太多
- 活動量不足
- 感覺統合前庭失調
- 注意力缺陷等症狀,如ADD或ADHD
我們怎麼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?
- 繪畫
- 遊戲
- 運動
- 唱歌
- 朗讀和閱讀
- 聽音樂
- 靜坐
台北數位樂學_幼教編輯顧問_湯梓辰博士編寫
【文章由Kizpad兒童教育平板編輯撰寫,更多精彩幼教資訊歡迎上Kizpad快樂學習粉絲團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