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代的育兒理念與以往有了很大不同,現在很多人都覺得,要對孩子的肯定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;當父母不斷肯定孩子,孩子也會慢慢肯定自己,這樣也才會有強大的內心,才會有自信!不過,爸媽們要小心,有時過多的自信,反而會造成孩子的自戀喔~

 

七歲之前的孩子,天生下來都是自戀狂。舉例來說,如果你問幼兒園的小朋友:「你們班上誰最乖啊?」每個小朋友都會自以為是的認為是他自己。然而等到七歲之後,這些孩子的眼睛會從頭頂降回一般的高度,開始懂得互相比較,並且分析自己的優點與缺點。所以孩子在成長的過程,也會慢慢的形塑自己的自戀與自信的性格。

     到底,自戀與自信之間的差異在哪裡?

 

自戀與自信之間的差異

「自戀」並不等於「自信」,兩者在心理學上,是完全不一樣的性格。自戀者會傾向於選擇「我覺得自己比別人優秀許多」,而自信者則會選擇「做自己是很開心的一件事」。

自戀的小孩永遠認為自己比別人優秀,心中持續幻想著一些不存在的成功事蹟,認為自己應該得到更多注意、更多讚美。自戀小孩一旦被羞辱,他們不僅不能接受,而且會非常生氣,甚至訴諸暴力反擊。

 

自戀的研究

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兒童發展與教育學系的研究團隊,藉由孩子與家長的交叉問卷,分辨出孩子「自戀」與「自信」間的差異,以及家長不同教養態度所造成的影響。

結果顯示,家長如果認為自己的孩子「遠比其他同學來得優秀」,就有很高的機率會教出自戀的孩子;反之,家長如果時常用各種方式對孩子表達「我愛你」,但沒有使用過度的稱讚,教出來的孩子則是擁有自信。研究也發現,自戀性格的養成,跟父母有無付出陪伴並無直接關係,也就是說養出自戀性格僅僅和父母過度推崇有關,並不是因為覺得被遺棄或忽略,因自卑而產生自大的結果。

 

家長這樣想,會影響孩子的自戀傾向

自戀性格可能造成哪種人格障礙?

自戀性格心理疾病,叫「自戀型人格障礙症」 (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,或稱 NPD),孩子的自戀性格會在 7-12 歲這個年齡段顯現出來。這種孩子的行為特徵如:以自我為中心、排斥社交、完全不懂同理心。 一般主要特徵,如下 (只要出現其中的五項,就有可能診斷為自戀型人格): 

要拿捏「適度鼓勵」和「過度推崇」間的分寸,可先掌握最重要的教養關鍵,也就是讓孩子知道"不論在任何情況下,你們永遠會愛他、支持他",至少可先塑造出有自信的孩子,而不是只是一味稱讚孩子的優點,產生孩子的自戀傾向喔。

 

 

台北數位樂學_幼教編輯顧問_湯梓辰博士編寫。

【文章由Kizpad兒童教育平板編輯撰寫,更多精彩幼教資訊歡迎上Kizpad快樂學習粉絲團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#自戀 #自信 #性格發展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zLab幼兒教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